彭寿斌,现任大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大连市人大代表,兼任大连市银行业协会副会长、东北财经大学客座教授、研究生兼职导师,曾任华夏银行总行授信管理中心总经理、天津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撰写的2项政策建议被中央采纳,1项政策建议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主持的“华夏银行信用风险体制改革方案”获北京市创新项目二等奖,主持完成“工商银行网点功能布局分析与展望”“德意志银行援助华夏银行技术方案”“大连银行2021-2025年转型方向与战略规划”“十四五时期城商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与转型方向”等重点课题5项,主持完成的大连市金融学会重大项目“银行零售业务客户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获得优秀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10篇。
王立鼎,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精密机械和微纳机械方面的研究。在精密齿轮工艺和测试技术方面,近年研制成功1级精度基准标准齿轮,居国际领先地位,其科研成果推广到若干单位。1990年,他组织百名科技人员设计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光盘伺服槽及预制格式刻划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2年,他组建中国第一个微机械工程研究室,是中国微纳米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他主持的科研项目先后获得科技奖励20次,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学术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2019年,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40周年年会庆典上,获“当代我国仪器仪表与测量控制领域杰出科学家”荣誉称号。
朱性齐,中国、群众,博士,布鲁克AXS公司应用科学家。200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高分子物理方向。毕业后曾服务于奥地利安东帕公司,后加入德国布鲁克公司。主要从事X射线衍射和小角X射线散射的用户培训和测试方案开发工作。与国内不同高校的课题组合作发表论文多篇。主要发表在Angew, AFM, CC等高影响因子期刊。
崔希亮,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授,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曾任北京语言大学校长(2005-2017),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北京语言学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现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副会长。获北京大学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人文科学名誉博士、韩国启明大学艺术学名誉博士,罗马尼亚锡比乌卢西安.布拉嘎大学、康斯坦察奥维迪乌斯大学名誉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中国书法国际传播。著有《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语言理解与认知》、《语言学概论》、《语言导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与认知研究》等,发表论文80余篇。
吴汉东教授,是我国著名知识产权专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校长、文澜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教育部和外国专家局111引智项目中方首席专家,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研究基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基地、国家版权局国际版权研究基地主任,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委员、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小组成员、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成员。著有“当代中国法学家文库·吴汉东法学研究系列”七卷本,另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八十余篇。专著和论文曾获首届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类)、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入选2011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其著述将以英文、韩文、日文在海外出版。2006年5月,在中央政治局第31次集体学习上为国家领导人讲解“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和制度建设”。2009年、2011年两次被评为“年度十大全国知识产权保护最具影响力人物”,并于2009年、2011年两度被英国《知识产权管理》(MIP)杂志评为“全球知识产权界最具影响力五十人”。
朱雪忠,中共党员,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副会长,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 常务理事,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暨知识产权政策专业委员会主任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数十项,在《中国法学》《管理世界》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八届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二等奖等,所撰写的专家建议曾获中央主要领导人重要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