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生物活细胞等微纳颗粒为作动对象的精密微操控技术在面向未来的载人航天基础研究以及空间环境下的生物医学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研制空间生命科学仪器装置必须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针对这一前沿技术领域,报告人将压电作动机理进行拓展,从超声振动与声流场的耦合作用机理入手,依据摄动理论建立了人工微结构周围声流场的计算模型,并提出了基于人工微结构的精密声操控平台的设计方法。利用不同类型人工微结构,在超声激励下形成了多样化的局部增强型声流场,可实现微纳颗粒的快速捕获和长距离精准输运。所提出的声流场局部精准操控技术具有可控性强,生物兼容性高,精准度高,兼容性好等特点,可实现与传统微流控平台的快速集成。此外,报告人进一步开展了能够快速响应超声激励的微纳超声机器人的基础研究。以管状微纳结构为微纳超声机器人的基本构型,研究管内和端部不同位置的气泡共振所形成的声流场对微管的推进模式。理论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微纳超声机器人将传统微纳机器人的运动速度提升了一个数量级,并且具有制备简单,易于集群控制的特点。经过表面功能化修饰的微纳超声机器人可用于选择性捕获生物微颗粒,以主动富集的方式实现低浓度目标物的超灵敏检测,为研制高性能航天员健康监测微系统提供了新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