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hinur S. Akkaya,国籍为土耳其,大连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所在实验室为植物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研究涉及诸多学科如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主要研究目标是植物免疫系统研究以及与真菌和细菌性疾病相关的生物或非生物植物应激反应。研究重点是:i)植物病原体的相互作用,鉴别治病效应物,如分泌的富含半胱氨酸的小蛋白及其功能。ii)相互作用的宿主靶标分子的研究。iii)宿主细胞中的亚细胞位置的研究。iv)在寄生虫及宿主进化竞争中控制宿主基因调控的病原体的microRNAs的鉴定。最近,我们的研究兴趣还包括关于如何解决农作物本身特性所导致的其在稳定和瞬变现象中的局限问题。我们将充分利用纳米材料及体内生物-正交共轭化学,向小麦和大麦进行有效的可操作的DNA/基因传送。该方法将不仅应用于对潜在的生物过程的解释,也会应用于基因编辑(CRISPR-Cas9)和作物的改良。此外,我们还在寻找诱发植物细菌性病害的噬菌体;通过合作我们还将研究抗菌制剂对细菌膜和高度耐药细菌的影响。Akkaya教授发表的文章已经被引用1512次,已经指导过14个博士生和31个硕士生。
研韵新春,逐梦芳华——大连理工大学喜迎建党百年研究生文艺晚会 主讲人: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会活动地点:大学生活动中心剧场开始时间:2021年4月11日18:30 活动简介: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会特举办喜迎建党百年研究生文艺晚会,用丰富多样的文化节目同全校师生一道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开始时间及地点:4月11日18:30 大学生活动中心剧场,...
余东升,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新工科专家组成员;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刘三女牙,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入选者,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现任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副部长兼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人工智能及教育技术,先后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各类项目;荣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 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 杨睿,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进复合材料结构的成型工艺、智能复合材料结构的设计与制造、高性能制造中的机械精度设计等,作为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承担某基础加强项目课题1项,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参与获得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牵头获得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目前担任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辽宁重大装备制造国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助理,并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秘书及全国高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研究会东北分会副秘书长。 孙刚, 2000年加入华为公司,历任企业BG中国地区部中小企业业务部部长、企业BG战略规划与策略运营部总监、企业BG人才发展部合作伙伴拓展总监等,具有20多年ICT行业经验。现担任华为企业BG人才发展部部长,负责制定华为ICT产业人才标准、建设高校与用人企业的人才联盟、传播华为人才生态理念,旨在为ICT产业链培养和输送成千上万优秀的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同时,孙刚部长还代表华为公司担任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副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产教融合研究分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专家组副组长等。
荆蕙兰,史学博士,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成果鉴定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兼任辽宁省《辽海讲坛》主讲专家、大连市党史和党的理论宣讲团成员。长期从事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东北地方史、城市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及辽宁省社科基金等多项。先后获得大连理工大学教学优秀奖、“三育人”先进个人和大连市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中国,东北财经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大连市残疾人联合会兼职副理事长、大连市无障碍建设促进会会长,全国自强模范。
吕世明,男,汉族,1960年7月出生,山东烟台人,198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12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肢体残疾。现任中国残联第六届主席团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