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活动日历
  • 活动汇总
  • 活动发布
  • 活动须知
  • 全部活动
  • 学术活动
  • 人文社科
  • 教授讲座
  • 大工讲坛
  • 百川讲堂
  • 大工文苑
  • 名师讲堂
  • 竞赛活动
  • 文艺演出
分子筛膜在烯烃/烷烃分离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刘毅,教授,理学博士,化工学院副院长,教育部智能材料化工前沿科学中心主任助理。2005年于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12年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2012-2014年于德国汉诺威大学做洪堡学者,2015-2016年于日本京都大学iCeMS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6年经破格评定教授任职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同时建立先进分子筛膜课题组并任组长。曾获国家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德国洪堡学者,日本高度人才计划,教育部霍英东青年基金项目等系列荣誉称号与奖励。申请人长期致力于分子筛膜微介观结构调控与宏观先进制膜工艺探索。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先后在 Sci. Adv. (1篇), J. Am. Chem. Soc. (3篇), Angew. Chem. Int. Ed. (6篇), Adv. Mater. (1篇), ACS Materials Lett./Chem. Mater. (7篇) 和 J. Membr. Sci. (13篇) 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63篇,担任J. Membr. Sci.、Smart Mol.、《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等期刊编委/青年编委;中国化工学会微波能化工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淡学会青年专委会委员。

活动时间: 2023-07-04 19:35:00
主讲人:刘毅
...
刘毅
纳滤膜盐湖提锂技术进展与展望

李之考博士是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和蒙纳士大学苏州校区的高级研究员,蒙纳士大学苏州校区OHS执行主席,先进分离技术团队的学术带头人。2009年本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硕士毕业于沙特阿普杜拉国王科技大学,2018年博士毕业于西澳大利亚大学化学工程专业。2019年至今担任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的高级讲师、高级研究员。研究领域为膜科学与技术,吸附科学与技术,流体力学,催化科学。应用方向为水处理,盐湖提锂,药物分离提纯。

活动时间: 2023-07-04 20:25:00
主讲人:李之考
...
李之考
Investigations of Electric Field Effects on Cataly

Dr. Fanglin Che joined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at UMass Lowell a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in September, 2019. Dr. Che earned her Ph.D.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at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in December, 2016, under the advisement of Prof. Jean-Sabin McEwen. From 2017 to 2018, she worked on electrocatalysis with Prof. Edward Sargent at University of Toronto as a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From 2018 to 2019, she worked on microwave heating as a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in the Department of Chemical and Biomolecular Engineering at University of Delaware in Prof. Dionisios G. Vlachos’s laboratory. The overarching goal of Dr. Che’s research at UMass Lowell is to advance the knowledge of electrified interfacial phenomena via building data-driven multi-scale and multi-physics computational models. A special focus is placed on electric field-induced chemistry, electrocatalysis, plasma catalysis, and microwave catalysis. Her group is currently funded by NSF, Navy, and Army.

活动时间: 2023-07-04 20:50:00
主讲人:车芳琳
...
车芳琳
原子尺度水氧化反应机理的研究

柏力晨,德国马普学会弗里茨-哈伯研究所(Fritz-Haber-Institute of the Max-Planck-Society, FHI-MPG)博士后研究员。他于 2013 年和 2016 年在大连理工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专业均为化学工程与技术(精细化工)),导师为李斐教授。随后于 2016年 9 月进入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EPFL),并于 2021年 1 月获博士学位(化学专业),导师为 Xile Hu(胡喜乐)教授。自 2021 年 3 月起,他在德国弗里茨-哈伯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 Beatriz Roldan Cuenya 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利用原位光谱技术和电化学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电催化反应(包括水氧化反应,硝酸盐还原反应等)的反应机理研究。目前他已经在Science, Nat. Energy,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CS Catal.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共 21 篇(第一作者 5 篇),H 因子为 16,总引用接近 3500 次。

活动时间: 2023-07-04 19:10:00
主讲人:柏力晨
...
柏力晨
人工智能方法辅助精细化学品设计与制造

张磊,2014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丹麦技术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现为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过程系统工程、化工产品工程。曾获过程系统工程青年科技奖、Comput. Chem. Eng.最佳论文奖、Results in Engineering优秀青年科学家奖等。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2项、青年基金1项。担任系统工程学会过程系统工程专委会委员,化工学会信息技术应用专委会、模拟及仿真专委会青年委员。

活动时间: 2023-07-04 18:45:00
主讲人:张磊
...
张磊
工程疫苗佐剂的设计与纳米-生物界面机制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阻塞是引发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的常见原因。然而,常规治疗如外科手术具入侵性,服食降脂类药物只能减慢病情恶化。基因调控是一种新兴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可是基因药物递送往动脉粥样斑块的效率仍有不足。梁智慧的研究证明了这种RNA纳米颗粒能自发靶向斑块细胞的受体及递送基因至斑块,同时调控与斑块形成相关的基因,在不引起严重毒性情况下减少和稳定斑块,有望为核酸纳米科技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开拓新路。

活动时间: 2023-07-04 18:20:00
主讲人:梁智慧
...
梁智慧
    共591条 首页上页1...34567...103下页尾页 到第页 跳转
版权所有:大连理工大学·网络与信息化中心| 地址:中国·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 邮编:116024| 电话:0411-84707009
总点击量:网站点击量: | 今日点击量: